编者按:日前,应对非洲猪瘟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按照常态化防控新要求,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印发了《非洲猪瘟防控强化措施指引》,明确了12项强化措施。的确,只有持续抓好非洲猪瘟疫病防控,才能做好“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抗非”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再次强调防控非洲猪瘟疫情要从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动物三方面入手,旨在让养猪人对非洲猪瘟技术措施与防控思路有更深刻的了解,让养猪场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防控。

自2018年8月非洲猪瘟入侵以来,我国养猪业遭受重创。在与非洲猪瘟的抗争中,各路专家大显身手,提出了不同的思路、策略、方案和方法,养猪人受益良多,但也有些观点和做法失之偏颇。

任何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一定是由于同时存在以下三个因素:存在某个不断排放病毒的源头(传染源),存在搭载和散播病毒的工具和路径(传播途径),伺机接近其“猎物”即一个易感的群体(易感动物)。从理论上讲,我们只要管控好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就可以阻止疫情的发生和蔓延,如果三个方面都做好了,疫病就会得到有效控制甚至净化。

一、关“水龙头”:掐住病毒之源,控制病毒增量

防控新冠肺炎的成功“秘诀”就是“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实际上就是有效控制了传染源。

非洲猪瘟病毒的源头在哪里?主要是受感染猪及其污染产品,特别是正在暴发非洲猪瘟疫情的猪场及其流出的病死猪、屠宰场、鲜肉铺,还有污染的水源、车辆、工具、衣靴等。所以猪场要及时了解周边的疫情动态,实时监测猪场内外环境,正确处置进场的人、车、物、猪等。

要采取以下策略:

第一,建立生猪身份识别和运输可追溯体系,一旦发现疫情,方便溯源除根。

第二,实行区域联防联控、信息共享、命运与共;

第三,建立检测实验室,监测风险源,掌握病原踪迹,走在疫情前面;

第四,定期监测屠宰厂和冻肉库等高风险场所,销毁或熟化带毒猪肉;

第五,合理规划布局活畜交易市场、屠宰场、病死猪处理厂,确保种猪场和规模化猪场周围的生物安全。

二、降低“病毒载量”:切断病毒之“腿”,消减病毒存量

有人说,非洲猪瘟防不胜防,生物安全百密一疏,所以生物安全没有意义。尽管生物安全很难做到滴水不漏,但它仍然是最基础、最有效的疫病防控手段。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生物安全手段,消除或降低猪场内外环境以及猪舍内的病毒载量。在生物安全手段上,不仅要考虑其对非洲猪瘟病毒的灭杀效率,还要兼顾其对人和猪的安全性。

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第一,从硬件到软件,建立严密的猪场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在不相信任何人的前提下规划和设计,在依靠所有人的前提下运营和执行;

第二,首选物理方法(隔离、冲洗、高温、辐照等),化学和生物方法次之;

第三,对于人和动物,一定要选用安全、无毒或微毒的消毒剂,千万不要破坏皮肤和黏膜屏障;

第四,要抓住重点和关键点,采取针对性的病毒杀灭和消减手段;

第五,要经常评估洗、消、烘的实际效果,并不断优化生物安全流程。

三、提升“酒量”:内外兼修,提高猪只耐受性

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在酒桌上喝下同样多的酒,酒量不一样的人表现大不相同,有的人已经酩酊大醉,有的人却谈笑自如。要想不喝醉,最好是不喝酒,如果必须喝,那就要控制总量,要想占据主动,就得练酒量。这个“酒量理论”同样适合于非洲猪瘟防控。有人说,提高猪只抵抗力对于防控非洲猪瘟是个“伪命题”,因为几乎所有品种和不同阶段的猪只对非洲猪瘟病毒都是易感的。实际上,任何病原引起感染和发病都有一个最低剂量,这就是“感染阈值”。设想一下,如果我们采取必要的生物安全措施,把病毒载量降低至感染阈值以下,猪群会被感染吗?另一方面,即便是面对超过感染阈值的病毒,不同健康度的猪群会有迥然不同的临床表现。

如何提升猪只的“酒量”呢?最便捷的途径当然是用疫苗“脱敏”,在当前尚无安全有效的非洲猪瘟疫苗情况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营造符合动物福利和健康养殖的舒适环境,尽量减少应激因素;

第二,提供清洁的日粮和均衡的营养;

第三,选用发酵饲料、酸化剂、中药及其提取或发酵产物等促进免疫平衡、肠道健康和黏膜免疫;

第四,做好基础病免疫防控,及时淘汰病弱猪,减少疫病的突破口和引爆点;

第五,慎用不靠谱的“2ml关键技术”,特别是种猪;

第六,创新育种模式,选育抗逆性较强的品种或品系。

猪场的防控战略和战术都应当着眼于上述三个环节,要三手抓,三手都要硬,三管齐下,系统防控,不可偏废。事实上,成功预防或控制非洲猪瘟疫情的猪场在这三个方面都做得很好或在某个方面特别突出。不同规模猪场可以根据自身实际确定优先次序,比如集团公司要特别注重源头控制,而小型猪场则要把饲养管理做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