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额利润的刺激之下,养猪成了炙手可热的行业,不仅圈内大型企业纷纷投资扩大规模,更有外来资本的不断介入,就连农村的中小养猪户都在努力扩大规模,希望从这次猪周期中分得一杯羹。据相关业内媒体统计,到目前为止,国内包括新希望、温氏、牧原、正邦等14家养猪集团豪掷245亿用来养猪,可以让我国的生猪产能再增加2163万头,不仅如此,还有其他企业也纷纷加入养猪行列,比如此前因为“跨界养猪”频上热搜的万科,还有阿里、碧桂园、恒大等企业。可让我们想不明白的就是,投资如此之大,为何现在的猪肉迟迟不降价?
据笔者了解,现在各地区的猪肉价格普遍都在28元左右,尤其是华南、西南以及华中地区,猪肉依然高达30元。导致这看似矛盾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1、生猪生产周期较长。正常情况下,一头100多斤的后备母猪养到其仔猪可以出栏需要13-14个月,而现在很多集团的投资还处于猪场建设阶段,要有生猪出栏至少还需要等一年的时间,现在的猪肉依然是供不应求的状态,猪肉价格自然难以从30元降下来。
2、农村散养户养猪积极性差。虽然集团和规模化猪场投入大量资金在养猪上,但是受历史原因的影响,我国生猪养殖的主体还是农村散养户。但是受仔猪价格飙升,饲料价格上涨以及担心疫情和后续环保等方面的影响,现在农村散养户复养或者补栏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这就导致产能恢复看起来风风火火的错觉。
所以,笔者一贯的观点就是,要想让我国的生猪存栏量恢复到以前的水平,但靠集团化和规模化猪场是不可行的,必须调动劳动人民的积极性,让农村散养户加入到产能恢复的大军中来,如此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我国的生猪养殖恢复到正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