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丰都县是农业大县,该县农业从传统的耕种方式,从单一的粮食种植、生猪养殖等,逐步发展到今天的现代农业。

  “我县农业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1+4+X’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全县广大农民群众从过去的吃不饱,到现在的不仅吃得饱、更是吃得好转变。”近日,丰都县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说。当前,丰都县农业正朝着“产地生态、产品绿色、产业融合、产出高效”目标发展。

  “两杂”种子奠定粮食稳产高产

  “我们村是全县粮食主产地之一,但是很久之前,粮食亩产量仅有一两百公斤。”社坛镇三桥村二组农民曾尚华说,对此,他对种植粮食情有独钟,近年来,一直是全村种粮大户。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丰都各级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该县粮食产量始终提高不上去。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丰都县跟全国各地一样,开始实施土地承包到户,这一下立马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恰好玉米、水稻‘两杂’种子在我县开始推广,加上尿素、碳铵、氯化铵等各种化肥及薄膜、农药等生产资料敞开供应,粮食产量蹭蹭蹭迅速提高到500公斤/亩。与之前的农业社大集体相比,翻了一两番。”丰都县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说,从此,“两杂”种子奠定了丰都县粮食稳产高产基础。

  仓里有粮,心里不慌。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丰都县农业主要以种粮为主达到巅峰,粮食产量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特别是在粮食主产乡镇,农民家里都修建了粮仓,家家有余粮。

  养殖业从散户到呈规模发展

  “农业社大集体时,连饭都吃不饱,我们村基本没有农户养猪。后来土地承包到户,粮食产量增加了,才有农户开始把养猪当成副业,一来可以增加收入,二来猪粪可以用于种庄稼的肥料。”高家镇万源生猪养殖场场主谭昭金说。

  丰都县养殖业也正是从那时候起步的,当时养猪以农村散户为主,上世纪九十年代,农村家家户户养猪,但数量都不大,每户平均年养猪也就五六头而已。此时,部分乡镇还搞起了栽桑养蚕。进入2000年后,随着打工潮的兴起,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农户中养猪的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大户兴办养猪场规模养猪,其中谭昭金就是丰都县大户养猪的一个缩影。

  紧随其后,谭昭金又建起家庭牧场搞起肉牛养殖。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丰都县肉牛产业蓬勃发展,养殖大户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同时,高家、社坛两个乡镇还分别建起规模达万头的肉牛养殖场。肉牛成为该县排行首位的主导产业,丰都也因此被冠名为“肉牛之都”。

  期间,丰都县以黑山羊为主的山羊养殖也在高山片区乡镇迅速崛起,武平、暨龙、太平坝等乡镇,涌现出多个山羊养殖大户,并带动困难农户养殖山羊实现增收。还有丰都县的冷水鱼、黄鳝泥鳅等水产品养殖,以及稻鱼共生等项目,也在部分乡镇取得良好经济效益。

  此外,丰都县蛋鸡养殖也呈现出规模发展态势,特别是大型养鸡项目落户该县,带动了更多农户从事蛋鸡、肉鸡养殖,与之相关配套的如饲料厂还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及就业。

  特色优势及新兴产业齐发力

  “从土地承包到户后,我家一直坚持种植榨菜,面积从一两亩开始,逐步扩大到现在的一二十亩,与最早几年相比,年收入增加10多倍。”十直镇寨上村村民江德银说。

  江德银是寨上村榨菜种植户中的一个缩影,该村也是丰都县榨菜种植最早的行政村之一。经过多年来的不断发展,该县榨菜种植涉及20多个乡镇(街道),总面积达到21万余亩,产量40万吨,产值达5.6亿元左右。榨菜产业也因此成为该县特色优势产业。

  红心柚同样是丰都县可与榨菜相提并论的产业。该产业布局由以原产地三元镇为中心,逐渐遍及周边仁沙、青龙、双龙等共计11个乡镇。目前,红心柚种植面积累计已达15万亩,年总产量达到30万吨以上,带动了2万余柚农稳定持久实现增收。

  “近几年,我县在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和产量的前提下,找准市场需求,大力调整农业结构,科学规划产业布局,比如在长江两岸300米以下发展龙眼产业,在高山片区乡镇发展烤烟产业,同时,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如在栗子乡发展有机水稻产业等等。”丰都县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说。

  柑橘、花椒也是丰都县举足轻重的产业,其中柑橘发展至今已达9万余亩,年总产量近6万吨,产值2.5亿元左右。此外,猕猴桃、黑花生、青脆李等也跻身于丰都县区域性新兴产业,成为后起之秀。它们不仅为乡村振兴夯实了根基,更是为广大农民群众带来增收财源。